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好看风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圪 田 守 望

    信息发布者:大伦镇桥东村
    2018-05-11 21:54:40   转载

    圪田守望

    文 | 杨宝军




      母亲种了一辈子的圪田——散布在水中的小块的高地,直到80岁才丢手。做子女的我们以为,80岁的老母终于不要再为田操心了。不过,我们还是错了,土地是她永远的牵挂,哪怕自己做不动了。


      我家最早承包的一块地是圩外田,不足一亩二分地。东边紧靠兴泰公路,南边是龙溪工业园区。这块田地势高,船好靠,车好停,北边是河,一瓢水能戽到田头的最远处。母亲视为至宝,一直是自己种着。


      在我们圪田之乡的里下河港口镇,庄户人家都以瓜果蔬菜种植为主,母亲一年四季对地里的庄稼像打算盘那样,布局得有条有理。春天,番茄、青椒、莴苣应有尽有;夏天,香瓜、西瓜、番瓜一个挨着一个;秋天,萝卜、菠菜、大葱郁郁葱葱;到了冬天,黄芽菜、大蒜、胡萝卜让人赞不绝口。


      母亲常说,人勤地不懒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土地从来不会骗人。


      过去这块“兔子不拉屎”的圩外田经过母亲的精耕细作,成了我家最好的一块宝地,那时这块地的收入,除开销我们一家人的油盐酱醋柴米外,每年还能积余几大千元。



      看着丰收的成果,母亲满心欢喜。更让她感觉到土地的坚实,生活的富足。


      母亲把土地当成老祖宗敬奉侍候。每当土地被钉耙翻卷过来,泥土那种沁人心脾的气息使人倍感舒畅。她对土地的眷恋,对土地的固执,对土地的深情,让我倍受感动。


      她常在我们面前唠叨:“圩外这块田,只要能走能行,就会一直种下去。”直到现在,都快90岁的年纪了,她一有精神就要到地里转转。


      有人说我母亲“傻”:这一辈子牢牢厮守着土地,能有什么出息。但是母亲不顾他人的闲言碎语,只顾埋头干好自己的农活。





    — 作 者 —


    杨宝军,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,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,姜堰区广播电视台记者。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,爱好乡土文学写作,文章散见于《散文选刊》《中外文艺》《新华日报》《齐鲁文学》《泰州日报》《泰州晚报》《姜堰日报》等报刊。


    — 朗读者 —


    殷欣女,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大队辅导员,语文教师,多次在市、区级朗诵比赛中获奖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